媒体:公务员工资公开须将津贴及福利等逐一公开
发布日期: 2016-07-15 来源:南方都市报

  人社部网站14日公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十三五”期间,人社部将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工资占工资收入的比重;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工资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这是人社部首次提出公务人员工资公开的计划,专家解读认为,公开内容将包括工资政策、标准、平均水平等。


  公务员工资话题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有关公务员收入的诸多灰色想象,在舆论场向来颇有影响力。不过,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前些年不少公务员在社交网络诉苦,甚至有人通过晒工资单的方式,试图纠正舆论的成见。公务员工资收入到底如何,在经过长时间的争议后,至今还没有结论,“灰色想象派”没有确切的证据,但“诉苦派”即便晒出工资单,也未必能获得同情,双方并非依赖权威的机制,所以都说服不了对方。


  公开才能避免误解,尤其在公务员涨工资的消息传出后,外界对于公开公务员工资的诉求变得更为强烈。涨工资前必须确立权威有效的工资公开机制,这是外界的基本共识。实际上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公开近年来已有“尝试”。新预算法实施之后,各地预决算除了按功能分类,也要求按经济分类审查并公开。后者的分类方式中,就包括了各级政府和中央部门用于工资福利等的支出项目。以广州为例,2014年决算数据显示,2014年各区(市)的人均工资略有上升,其中各区(市)平均值从2013年的8.58万元/人提高至8.84万元/人,而最高年薪则从19.29万元提高至22.22万元。类似公开工资的举动受到外界点赞,但也有解读认为,有些地区或部门在统计数据时会将一些津贴支出不纳入工资福利统计,最终出来的数字便不那么突出,此举目的是避免因收入较高而引起议论。


  人社部原副部长何宪介绍,由于长期以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没有建立,在相当多的年份,工资增长靠的是津贴补贴。津贴高于基本工资可以说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今年3月初北京市公布的部门预算就显示,141个市级单位工资与福利支出预算总额达到213亿元。其中,基本工资总支出为41亿元,津贴补贴总支出52亿元,津贴补贴总支出高于基本工资总支出,有的单位津贴补贴甚至是基本工资的三倍以上。

  讨论公务员工资公开,不能忽视其收入结构,津贴高于基本工资就意味着,如果只是公开基本工资,必然不会反映真实的公务员收入状况。事实上,有关公务员收入的公开化努力,必须将基本工资、津贴及福利项目逐一公开,结果才能做到权威有效。以香港为例,其公务员的薪酬福利完全透明,除了工资,津贴福利都严格按照法定标准执行,所以每一次调整薪酬都不会产生太大的社会争议,社会对公务员加薪的认受度也高。


  公开公务员工资,一方面是要澄清误解,纠正外界对公务员工资的诸多灰色想象,另一方面,在于通过公开从而达到监督的目的,继而约束权力。如果公开的结果不符合客观事实,反而会加剧外界的灰色想象,影响舆论对公务员群体的认知。人社部此次发布的纲要中,既涉及到公务员收入结构调整,即要提高基本工资占工资收入的比重,同时又要推进工资公开,显然,无论收入结构如何,公务员工资公开机制必须准确反映其收入状况,表现在结果上,数据必须细化、可监督,只有实现这样的效果,公开行为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公开公务员工资,本质上是一种政务公开思维的体现,这一层面的工作目前进展较为缓慢,而在过去部分地区公开的尝试中,不少也引发了外界的质疑,从中可看出陈旧观念和落后机制带来的影响。公开公务员收入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部分,在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这部分工作理应积极推进。